滴滴医生,别把看病做成秀
10月,在河南、郑州等地,阿里健康、滴滴出行等公司发起“滴滴医生”公益活动。其核心是,用户通过“滴滴出行”客户端呼叫“滴滴医生”,距离 近的“滴滴医生”就会第一时间到患者家里上门问诊。
这一“看病像叫车一样方便”的服务,在“看病难”的大背景下,犹如投下一枚话题炸弹,引发争议无数。
支持者认为,它不仅方便,还有利于解放被“拴”在大医院的医生资源,推进分级诊疗。反对者则直言相批:医生上门看病?别天真了,这不过是土豪公司的一场营销秀!
坦率讲,“滴滴医生”确实直击国人就医的诸多痛点:排长队之痛、挂不上号之痛、就诊时间三五分钟之痛……如果看病真能像打车一样方便,在手机APP上“滴”一下就有专家上门服务,这种优质体验感将会乐坏无数国人,更是传统医疗打着“飞的”都不可能做到的。
然而,我们仔细一分析就不难发现,这一理想会被直接打入现实。
首先,医生上门看病尚不合法。按照我国目前医生执业的相关法律,医生只能在其所属医院、获批的多点执业地点才能看病、开处方,否则涉嫌“非法行医”。尽管近些年来,该法律政策壁垒被认为有松动迹象,但在它未“解除”之前,有多少本已忙得不可开交的医生愿意承担此风险?一旦出现医疗纠纷,患者、医生的权益到底该由谁来保护?是医生自己还是滴滴公司?
其次,“滴滴医生”推行的由专车司机接到预约并判断是否需要医生的模式,极其不专业,存在影响患者危急重症治疗的风险。此外,滴滴所属医生不少来自民营医院,其水平如何、有无资质等问题,都让人心中存有疑惑。
再次,目前看,“滴滴医生”的模式不仅无法盘活医生资源,反而会加重看病难,导致医疗不公。有参与的医生说,本来一上午能看二三十个号,现在只能看两三个号,这说明医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在路上。而且这两天的实践显示,医生上门看的多数是慢性病,是社区医生就能解决的问题。硬生生把一个医生呼叫出来,对大多数守在医院的患者来说,意味着更漫长的等待。
不可否认,待我国日后政策放开,医生上门看病不存在法律风险后,“滴滴医生”能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个性化医疗需求,作为一种商品能存活下去甚至盈利。
但盘活医疗资源、分级诊疗的核心,都是要发挥医生 大的作用和价值,而不是将医生大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和少数人身上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
-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开启痛风发作、关节疼痛「 2024-02-28 」
- 本周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在郑州痛风风湿「 2024-01-16 」
- 元旦限号速约!京豫专家在郑州痛风风湿病医「 2024-01-16 」
- 速约!北京三甲大咖来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会「 2023-12-14 」
-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12.3日启动痛风风湿病防「 2023-12-01 」
- 北京天坛医学博士本周末在郑州痛风风湿病医「 2023-11-16 」
- 郑州类风湿专科医院: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疗「 2023-11-11 」
- 郑州类风湿医院排行:类风湿停药的标准是什「 2023-11-09 」
- 11月4-5日北京301医院专家来郑州痛风风湿病「 2023-11-02 」
- 郑州有什么医院看强直性脊柱炎?白领如何防「 2023-10-28 」